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公开 >> 政策宣传 >> 财政动态

抗疫复工的浙江样本

发布日期:2020-05-28 09:0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财政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浙江省财政厅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部署、第一时间落实,切实做好政策供给、经费保障等工作,做到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

跑在病毒前头,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1月21日下午,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会后,浙江省财政厅党组紧急召开扩大会议,成立由厅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部署抗疫相关工作。

当晚,浙江省财政厅相关处室进入“备战状态”,紧急印发省财政厅疫情防控文件。在明确建立省财政厅疫情防控机制的基础上,要求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提高政治站位,第一时间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机制。  

就在政策文件出台2天后,浙江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1月22日上午,浙江省财政厅防控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专题商议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工作,决定启动资金拨付应急机制,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先预拨疫情防控资金,再按程序补办相关手续,并建立防疫资金日报制度。同时,开通政府采购“绿色通道”,明确与疫情防控相关的政府采购项目,确需实行紧急采购的,由各单位自行采购后补办相关手续。23日,明确患者救治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24日,明确对一线防控工作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加班值班、误餐补助等政策。25日,明确患者救治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财政保障政策。26日,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疫情防控库款保障工作。27日,出台文件鼓励通过“政采云”在线采购……  

在做好政策保障的同时,浙江省财政厅积极做好资金保障,与相关部门对接需求,及时筹措安排财政资金,并会同人行杭州中心支行等单位,启动资金拨付应急机制,迅速将资金拨付到相关单位及重点领域。截至5月22日,全省各级财政共安排防控资金165.89亿元,已拨付164.28亿元,主要用于医疗救治、防治设备和防控物资、疫病科研、疫情防控人员补助等。  

这些政策都是率先出台,资金都是第一时间紧急拨付,跑在了疫情的前面。  

同时,针对疫情防控重点,浙江省财政厅积极做好物资保障,确保各地不因资金和物资问题而影响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免征部分企业进口关税,明确三批次共110家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进口物资免税单位;支持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对通过“短平快”技术改造、增补设备、加班加点等方式,迅速扩产扩能生产紧缺疫情防控物资的省级应急物资重点生产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内产生的亏损、投入的设备等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同时对在疫情防控物资供给保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对家禽和生鲜牛奶等重点收购加工企业实施临时性补助政策,并增设政策性叶菜价格指数保险,主要针对青菜、小白菜开展成本收益价格保险,切实保障群众生活和市场供应。  

跑在病毒前头,才能率先冲过终点。春节期间,多数财政干部放弃了回乡团圆的机会。疫情期间,浙江财政各个联防联控、专班小组钉钉群24小时“不打烊”,财政干部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查看工作群。为了保障政务正常运行,浙江省财政厅的干部职工纷纷主动请缨,舍小家、为大家,靠前服务,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如社保处通过线上交流收集了五百多条政策反馈意见,展现了浙江财政工作的高效。

用好“五大工具”,支持打赢经济发展总体战

在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浙江省财政厅也第一时间积极谋划复产复工、恢复经济,出台大力度的财政扶持政策,与企业和社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努力打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 

“综合运用减税降费、融资政策、专项资金、政府采购、政府债券‘五大工具’,推动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通过财政逆周期调节,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最大限度消解疫情对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影响。”浙江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用好减税降费政策工具,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一是用足用好减税降费措施。落实落细深化增值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减免等一揽子减税降费政策,确保增值税留抵应退尽退。落实好文化事业建设费减半征收、停征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取消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和采购文件工本费等措施。二是减免缓缴企业税收。对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扩大产能购置设备,允许税前一次性扣除,全额退还疫情防控期间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对运输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和提供公共交通服务、生活服务、邮政快递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受疫情影响缴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企业,可申请减免。三是返还缓缴社会保险费。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对受疫情影响的参保企业,各地根据企业不同情况,可返还1—3个月不等的社会保险费。对受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可缓缴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用好融资政策工具,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是对疫情防控重点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用好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政策,对享受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支持的企业,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进行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二是降低企业融资担保费率。省再担保公司对市县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免收3个月再担保费,浙江省财政给予专项补助。三是减免企业贷款利息。浙江省各级财政对于免除企业3个月及以上贷款利息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奖励,浙江省财政根据各地奖励情况进行补助。将金融机构对企业免息情况作为各级政府对金融机构考核内容。四是对扩大融资的金融机构给予奖励。对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提供主承销服务的金融机构,按其年度累计发行额的一定比例进行奖励,对承销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按2倍标准给予奖励。对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且不需要政策性担保机构提供反担保的金融机构,给予每个项目10—30万元奖励。对使用央行支小再贷款发放小微民营企业贷款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按不超过再贷款使用金额的0.5%给予贴息性奖励。

——用好专项资金政策工具,提升企业发展动能。一是支持疫情防控重点企业扩大生产。鼓励企业保质保量增加紧缺的重点医疗防控物资生产,对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控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二是支持外贸稳定发展。鼓励外贸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开拓“一带一路”沿线等新兴市场,加大对国际性展会、出口信用保险补助、贸易摩擦诉讼支持力度。对因疫情不能参加境内外展会的,已支付且确实无法退回的展位费用,可按不高于原补助标准继续补助;对省内防疫物资出口转内销而发生的外贸订单违约赔偿金给予一定补助。三是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新热点。统筹安排工业与信息化专项资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激励资金等,发挥政府产业基金作用,加大机器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支持力度,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2020年受理的企业科技创新券使用额度上限提高至50万元。四是加快生命科学科研和产业化。加大原创新药、医疗用品、医疗器械等研发攻关,对企业承担省级主动设计的防疫攻关应急研发项目,按特事特办原则,立项启动和首期经费支持同步进行,后续经费根据投入和绩效情况给予补助。特别重大的项目,按“一事一议”确定。

——用好政府采购政策工具,鼓励企业创新发展。一是优先向复工复产企业直接采购。简化政府采购程序,对于防疫等突发公共事件采购项目,可按紧急采购项目执行,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优先向复工复产企业直接采购。二是创新政府采购服务。健全政府采购预付款制度,深化“政采贷”、履约保函等金融服务,利用政采云推进线上普惠金融服务,助力缓解供应商资金难题。三是落实政府首购制度。扩大首台(套)、首批次产品和制造精品入驻范围和数量,进一步落实首台(套)、首批次产品和制造精品的政府首购制度。

——用好政府债券政策工具,促进稳投资补短板。一是加快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滚动完善项目储备库,建立政府债券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指导市县做好项目储备、资金平衡方案等各项准备,确保债券额度一下达,就立即启动发债程序,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二是优化政府债券使用方向。加强对重大项目的保障力度,地方政府债券优先支持2020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的医疗卫生、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和补短板项目。

政府过紧日子, 把钱花在“刀刃”上

“开工难、招工难、产业链联动难、物资运输难、医护用品保障难、资金周转难……越是难的时候,财政就越是要做好保障。”浙江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说,针对企业呼声最大最响的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浙江财政部门靶向发力,在全面落实国家政策之外,还增加了不少自选动作。如针对企业复工成本高,在落实国家出台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社保费等一揽子减免政策的基础上,还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四大行业企业和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免征3个月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企业承租国有房产的减免2—3个月的租金。预计全年减负1500亿元左右。最近,浙江省财政厅正在联合金融部门,实施财政金融联动,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也能享受到政策红利。  

政策早一天落地,企业早一天受益。为此,浙江省财政厅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机制,通过一次性兑现、分次兑现和事后清算兑现等方式,加快兑现惠企政策,并且每周两次统计政策兑现数据,推动各项财税政策落实落细落地。据统计,截至5月22日,全省财政部门已累计兑现惠企政策资金1127.42亿元。很多企业原本要在下半年或者年底才能拿到的钱,现在提前几个月甚至半年都拿到了。  

这么多的补贴政策,政府的支出增加了,但随着“五减”等政策的落实,收入又在减少,浙江省财政也面临着收支上的困难。  

“支出不断增加,收入压力不断加大。今年可谓是近年来最‘紧’的一年了,‘紧平衡’需要过‘紧’日子,关键时刻,更加需要各级政府勒紧裤腰带,与社会各界共克时艰、与广大企业共渡难关。”浙江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保、优、延、减、稳”原则,优化支出结构,压减政府开支,力争减支230亿元,统筹用于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  

一方面,不该花的一分不花。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在年初预算一般性支出压减不低于10%,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压减不低于5%,“三公”经费压减不低于5%的基础上,进一步压减政府开支,压减会议培训、宣传活动、节庆会展、课题等一般性支出,严格“三公”经费管理,节约的资金用于疫情防控、企业扶持等经费保障。同时,综合考虑疫情影响等因素,合理确定2020年收支目标,强化“以收定支”,加大预算统筹和盘活存量资金资产力度,及时收回结余结转资金,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另一方面,该花的一分不少花,把钱花在“刀刃”上。如惠企政策兑现一分不能少;疫情防控救治费用一分不能少;困难群众兜底保障一分不能少;援鄂医疗队补贴一分不能少;一线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补助一分不能少……根据复工复产的新形势新要求,通过调整相关领域专项资金结构,重点支持防疫保障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对年初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除已明确具体实施项目外,优先调整用于疫情防控及企业复工复产。对于受疫情影响,根据建设进度可以延后安排的项目,在相关财政政策不变的前提下,相应延后资金安排,将其调整用于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防疫情稳企业等相关政策的落实,后续根据工作进度再予以安排。  

“通过压减政府开支、优化支出结构,我们努力做到该保障的保障、该调整的调整、该延后的延后、该压减的压减、该统筹的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将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浙江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