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上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第七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邬红波主持,省自贸办副主任、省商务厅副厅长张钱江,省财政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王广兵,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许澎等介绍自贸区建设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问:近期有机构对浙江自贸试验区的投资环境进行了第三方评估,具体情况如何?
张钱江介绍,在浙江自贸试验区赋权扩区一周年之际,省自贸办委托德勤中国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系统性研究评估浙江自贸试验区的投资环境。根据德勤研究结果,浙江自贸试验区在以下4方面具备特色优势:
1.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协同发展。浙江自贸试验区发挥创新联动优势,积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发挥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重要窗口”示范区的引领作用,为全国提供了浙江实践与浙江方案。
2.定位五大功能,聚焦四大片区。在赋权扩区之后,浙江自贸区围绕五大功能,加快打造“油气自贸区”“数字自贸区”“枢纽自贸区”三张金名片。舟山、宁波、杭州、金义四片区打造片区特色,形成了错位发展、齐头并进的格局。
3.区域经济活跃,发展特色鲜明。自扩区以来,市场活力显著增强,对外开放能级提升,为浙江省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
4.自贸效应释放,发展成果显著。今年以来,浙江自贸试验区已持续推出137项制度创新成果。全国第一家、第一单、第一例等首创成果共23项,占比达35.9%。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为企业提供透明精准的政策指引和高效务实的政府服务。
在产业发展方面,浙江自贸试验区紧扣五大功能定位,重点打造六大核心产业:
1.石油化工产业,以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成为国际加油大港。
2.数字经济产业,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建设全球数字变革高地。
3.生命健康产业,打造生命健康产业的核心区。
4.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打造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5.新材料产业,建设国际一流新材料科创高地。
6.现代服务业,打造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的现代服务业主阵地。
问: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区以来,财政部门在支持自贸区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成效如何?
王广兵表示,财政部门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
1.创新财政体制,强化引导激励。创新出台《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激励型财政转移支付实施办法》。自2021年到2025年,省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一定规模资金,对各片区实行激励型财政转移支付。转移支付突出绩效导向,主要根据各片区建设成效、年度综合考核结果等因素合理设置权重,按因素法进行分配,资金由各片区统筹用于自贸区发展和建设。
2.统筹各级财力,加大保障力度。据初步统计,一年来,省级及以上财政转移支付34.39亿元,各片区累计投入财政性资金219.01亿元。主要用于自贸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国际贸易、国际航运物流、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
3.积极担当作为,努力争取政策。成功争取财政部出台国际航行船舶燃料油加注出口退税政策,有力推动舟山片区打造国际海事服务基地;成功争取财政部出台多项跨境电商进出口税收优惠政策,推动跨境电商行业快速发展;成功争取财政部同意增设宁波、义乌两个机场口岸免税店,允许杭州机场口岸免税店搬迁扩面,拓展了浙江自贸区口岸免税业态。积极争取宁波舟山港启运港退税政策,已得到财政部认可。
这些财、税政策和措施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以支持保税油加注为抓手,推动“油气自贸区”建设。一方面充分释放出口退税政策红利,政策实施以来,舟山累计出口燃料油退税2.91亿元。另一方面,完善保税油供应奖励体系。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对供油企业供应增量、跨关区直供、跨境人民币结算等给予奖励。今年1—11月,舟山保税船用燃油供应量496.5万吨,舟山港跃升成为全球第六大加油港,成为东北亚第一加油港。
2.以支持跨境电商为突破口,推动“数字自贸区”建设。一方面认真落实好跨境电商税收政策,降低行业税费负担。另一方面,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在财税政策支持下,浙江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业态快速发展,引领全国:宁波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额突破千亿元,居全国首位;杭州拓展“保税进口+零售加工”等新品类,成为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策源地;金义片区推广“跨境电商+市场采购”新模式,跨境快件业务全国第一。
3.以支持三港联动为纽带,推动“枢纽自贸区”建设。助力宁波舟山港打造国际一流海港枢纽;大力支持义新欧班列陆港物流枢纽建设;拓展提升机场空港枢纽能效,宁波、义乌两处机场口岸免税店获批新设,萧山机场口岸免税店获准扩大三倍以上,助力打造国际化空港枢纽。
问:全国首个省级自由贸易试验区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工作方案在浙江出台。方案中主要有哪些创新举措?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和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制定出台《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工作方案》,许澎对此作了介绍。
《方案》重点要求在产业融合、数字经济、消费引领和营商环境领域等的改革创新:
1.加强载体创新,培育文旅产业发展新业态。开辟从上海出发赴浙江舟山、台州、温州等地沿海邮轮航线。开展邮轮游艇等高端旅游装备研制,创建文化和旅游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2.突出数字赋能,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加快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文旅IP研发、场景开发与运营等,创建数字文化和旅游产业示范基地。
3.注重动力变革,探索消费引领发展新模式。推进海岛公园建设,创建舟山普陀、宁波北仑(梅山)国际旅游岛,办好国际海岛旅游大会等,培育海岛特色旅游消费集聚区。
4.强化协同监管,优化便捷公平营商新环境。深化“最多跑一次”,下放演出经纪机构设立、网络文化经营单位设立等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积极实施长三角区域口岸签证通办和推广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做好杭州亚运会期间提供口岸签证便利的各项准备工作。
浙江将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要素,加快构建自贸试验区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推动自贸试验区景区化建设,增强自贸试验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