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2003年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浙江省各级财政部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持续加大投入、迭代政策、完善机制,支持推进“千万工程”建设。2003—2022年,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超3000亿元,浙江乡村的环境面貌、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均发生深刻变化。
一、统筹推进农村“三大革命”
持续推进农村垃圾革命。2003年,省财政设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示范村规划编制和村庄环境整治。2014年,开始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工作,改革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传统方式,探索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基本制度和有效办法。省财政按照平均每个试点村30万元的标准安排补助资金,专项资金实行因素法分配,由市县统筹使用,专项用于垃圾资源化处置站点建设,配置相关设施设备。20年来,各级财政累计安排70.4亿元,支持逐步建立户分类、村收集、就近资源化分类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至2022年底,全省垃圾分类行政村覆盖面达100%,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不断深化农村厕所革命。从2003年起,按照每年2000个村、50万户左右的进度推进农村改厕,2020年,启动农村公厕服务大提升行动。20年来,各级财政累计安排13.4亿元支持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到2022年,累计建设省级星级公厕6000座,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超过99%,规范化农村公厕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全力支持农村污水革命。从2014年起,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突破口,省财政按照项目测算总投资给予分档补助,补助标准为8%—40%,重点向加快发展地区倾斜。指导支持各地统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专项资金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到2020年,共安排省级专项补助资金45.45亿元。针对污水治理设施处理容量不足、处理效果差等问题,2017—2018年省财政安排4.61亿元,对全省2013年底前建设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进行全面提升改造,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短板,确保完成“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目标。至2018年底全省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100%。2022年,完成4.75万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实现日处理能力20吨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全覆盖,乡村劣V类小微水体基本消除。
二、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先后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2003—2017年,累计投资170亿元,基本解决了1900多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困难问题。2018年,省财政安排预算资金27亿元,对加快发展县(市、区)及海岛地区,采取“建设期定额补助+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支持,对其他县(市、区)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激励。自2022年开始,省级每年安排农村饮用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1.5亿元,支持市县管护好新建的各类水厂水站,巩固达标提标行动成果。
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2017—2019年,安排省级资金14.7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18.02亿元,对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给予支持。至2019年7月,圆满完成全省1191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基本消除小城镇脏乱差现象。
支持“四好农村路”建设。研究出台“四好农村路”全过程支持政策,2019—2023年,累计争取中央资金40亿元,省级财政累计投入90亿元,加快推进全省“四好农村路”建设。其中:按照“分类分档”和“向加快发展地区倾斜”的原则,安排农村公路大中修、小修保养64亿元;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分年考核”的原则,安排“四好农村路”考核奖补资金26亿元,引导各地重点开展通村公路、安保设施、危桥改造、陆岛码头建设和农村公路养护等。
三、大力支持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农村医疗方面。从2014年起,推动实现城乡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年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2022年提高至年人均630元,2020—2022年省级财政安排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77.65亿元。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逐年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2022年提高至97元/人·年,2020-2022年省级财政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15.19亿元。
农村养老方面。从2010年起,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提高省定基础养老金标准,2022年提高至月人均190元。2020—2022年省级财政安排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94.82亿元,保障城乡居民养老待遇按时足额发放。支持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推进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老年食堂、敬老院、残疾人之家的建设运营和提升发展。2020—2022年,省级财政专项安排农村敬老院提升改造补助资金6.84亿元。
农村文化建设方面。从2013年起,按照“彰显区域特色、体现农村特点、传承优秀文化”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加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支持力度。2013年以来,省财政已累计安排34.3亿元,支持实施11批共475个重点村,2309个一般村保护利用项目。从2013年起,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并逐步建立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与管理长效机制。近5年来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34亿元,支持全省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万多家,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千万工程”建设没有终点。浙江财政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千万工程”的重要批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对标全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总体目标,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迭代优化财政支持政策、明确财政支持重点,加快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千万工程”新画卷,为推动新时代“千万工程”再出发再深化再提升贡献财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