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公开 >> 政策宣传 >> 财政动态

滨江区实施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改革着力打造共富示范样板

发布日期:2023-11-27 10:1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财政厅

近年来,滨江区财政局以全省首批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区为契机,聚焦托育体系不健全、托位供给量不足、托育服务不专业等问题,积极探索托育服务发展模式,推动建立“政府引导、部门协作、多方参与、家庭尽责”的工作推进机制和成本共担机制,着力打造具有滨江特色的高水平共富示范样板。截至目前,全区42家已备案托育机构中,30家为公建民营或民办公助性质,占比超过70%;37家完成普惠型认定,占比超过85%;全区每千人托位数已达5.0个,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获全省七优享“幼有善育”上半年五星评价。

一是聚焦托育体系不健全问题,坚持系统谋划,强化普惠托育“保障力”。建立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会商机制,联合制定11条服务清单,并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执法,及时完成140条问题整改。完善“成本共担”财政支持机制,在既有政策基础之上,结合该区实际扩大补助范围,涵盖建设、收托、运营、房租和奖励性补助,同时将托育机构责任保险支出、从业人员培训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2023年安排补助费用约650万元。创建“多方参与”托育联盟,会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白贝壳等20家单位筹建托育行业联盟,有效整合更多资源融入普惠托育建设,打造托育行业优质生态。

二是聚焦托位供给量不足问题,鼓励模式创新,提高普惠托育“覆盖率”。完善社区普惠托育运营模式,引导专业化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形式,参与街道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已建设“普惠托育机构+婴幼儿成长驿站”综合功能托育园6家,提供托位367个;建设社区婴幼儿成长驿站26家,镇街覆盖率达100%。推进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建设,以每6个幼儿班附设1个托班的配建比例,今年新建幼儿园7家并投入使用;鼓励公办幼儿园利用现有资源或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开设托班,目前全区已有41家幼儿园开设托班服务,提供托位约1600个。创新产业园嵌入式办托模式,满足员工“带娃上班”需求,因地制宜解决高新企业员工子女入托难问题,目前已在海创园区、大华等多个高新企业复制推广。

三是聚焦托育服务不专业问腿,坚持多方参与,提升普惠托育“专业性”。创建“驿起玩”等养育品牌计划,完善“滨滨育儿”医育结合专家团队,建立区婴幼儿照护服务实训基地,为婴幼儿提供疾病诊治、健康管理和养育照护服务支持;组建“医防护教研”综合托育服务联合体,实施“快乐宝贝”、公益“护婴大使”和“育儿有道”计划,支持开展各类公益活动649场。加大财政资金保障,支持培育“医防护”等人才队伍,目前全区已建立婴幼儿教育规范化实训基地26个,储备各类讲师327人。推进“岗赛证”等托育人员培训,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目前已开展医育结合培训7期,覆盖441人次,合格率达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