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公开 >> 政策宣传 >> 财政动态

青田县:探索建立“服管融合”增值服务体系 书写项目审核“新答卷”

发布日期:2023-11-30 16:3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财政厅

【编者按】今年是我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二十周年。省委、省政府强调要强力推进改革攻坚,加快打造高质效改革先行省,实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突破。为促进各地财政部门间的学习和交流,现推出财政助力“一号改革工程”专栏,展现各地财政部门支持推进相关工作的特色做法和经验,供参考借鉴。



近年来,青田县财政局聚焦项目审核领域营商环境优化,精准围绕服务增值、效能增值、数字增值三方面改革,做好机制重构、流程再造、数智赋能三篇文章,系统构建“服管融合”项目审核增值服务体系,书写政府性投资项目审核“新答卷”。

机制重构提升改革力 推进服务增值

重点支持项目审核提质增效,全面落实专项会审机制,成立“2+4”专项会审小组(即横向并联2个政府部门,包括项目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纵向串联4个相关主体,包括建设企业、设计企业、中介机构、施工企业),针对重大项目或应急抢险项目,打造立项、设计、招标、施工的全流程绿色便企通道,今年已累计为132个项目推进保驾护航。联动建设局、交通局等相关主管部门,组建“3+X”专业服务小分队,针对四类主体企业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疑难杂症”,进行个性化“问诊”,实施针对性“用药”,2023年以来,专业服务小分队靠前服务48次,助推“便企春风”吹到服务最前沿。    

流程再造提档监管力 推进效能增值

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事前环节的引导作用,落实《青田县政府性投资项目造价审核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加强青田县投资项目中介服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依托正向激励与逆向约束相结合的二元机制,有效推动项目审核监管模式从保姆式全流程服务转变为引导式监督管理。支持事中环节减负增效,将概算、预算、变更及结算等各环节的事中资料纳入容缺办理范围,有效解决企业因补正备案资料需要“来回跑、多头跑”问题。2023年以来,“容缺办理”项目共计289个,项目审核环节为企业提速30%以上。全面规范项目审核事后管理,今年以来共开展专项整治行动3次,针对变更程序缺失、竣工资料遗漏、材料送审拖延等普遍存在、高频发生的情况,累计开展现场调研4次,梳理形成3大类问题清单和27条个性化举措清单,实现“调查研究+问题检视+督办整改”全流程闭环,构建“督帮一体”的项目审核新格局。

云端赋能提高保障力 推进数字增值

迭代升级“青田财政项目审核中心管理系统”数字平台,系统构建集“项目管理、项目统计、文库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为一体的线上审核体系,全面实现项目审核材料线上流转,2023年以来,平台帮助企业减少线下办理次数达5000次以上。实时监控项目建设进度,实现联审信息“全程追踪”,由建设企业将中介机构存在的拖、延、压、差等问题抄告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便于相关部门“点对点”干预,减少信息滞后所造成的项目进度拖延和项目资金浪费。依托助企服务小分队,协同数字平台,建立线上线下的双向信息搜集渠道和沟通渠道,用好政府、企业、专家三方资源,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项目审核增值服务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