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我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二十周年。省委、省政府要求强力推进创新深化,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以超常力度一体建设教育科技人才强省,推动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为促进各地财政部门间的学习和交流,现推出财政助力“一号发展工程”专栏,展现各地财政部门支持推进相关工作的特色做法和经验,供参考借鉴。
今年以来,衢州市财政局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以推进“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为核心,以打造四省边际人才科创桥头堡为载体,通过建体制、搭平台、促融合、强攻关、抓改革,构建“产业+创新研究院”支持模式,助力打造国家高端化学品创新高地,全面落实创新深化工作。
强化财资联动 探索校企发展新模式
依托衢州动力电池和储能研究院等高能级科创平台,联合衢控集团、浙大衢州“两院”等推进组建高端电子化学品、新材料等领域科创基金,重点投向高成长性、科技型民营企业。截至目前,全市高端新材料基金完成投资项目5个,投资额34.6亿元。对新建拟建的12家高能级研究院实施“一院一策”管理,鼓励科创平台用好市属国企优势,积极开展人才市场化培养和项目市场化运作。如,以参股利润通过财政补助返还的方式,引导浙大衢州“两院”与市属国企共同成立浙江启真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浙江求真中试科技有限公司,有效激发研究院进军市场化意愿。浙大衢州“两院”校地共建模式入选省委三个“一号工程”首批典型案例。
谋划政策帮扶 赋予科研提升新引擎
会同国资部门出台《衢州市市属国有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明确科研保障“不管事”、科研经费“包干制”两大原则,允许市属企业与科创平台共建的公司自行确定投资项目,全面放权松绑。近年来,累计为来衢科研人员提供科研经费1.3亿元,由研究院自主立项、分配、管理,各科创平台目前已成功引进落地孵化高新技术领域企业9家,不断提升内生造血功能。迭代更新“南孔精英”系列引才育强政策,累计安排人才招引经费2.7亿元,助力成功引进国内外知名院士团队6个,其中市本级科创平台招录具有博士以上学历的人才约350人。
深化产教融合 打造校地共建新成果
聚焦校地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财政绩效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与学校办学规模和校企合作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统筹整合市县资源,并在年度教育经费预算中单独设立校企合作专项资金,用于学生留衢就业创业奖励、产业学院和产教共同体等平台建设内容,鼓励高校院所、科研平台与巨化集团、华友钴业、开化合成、中美华东制药等多家当地企业成立产教融合中心。截至目前,市级各大科创平台共承担或参与省“尖兵”“领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9项,签订横向技术合同140项,合同总金额超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