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公开 >> 政策宣传 >> 财政动态

苍南县财政强化绿色财政支出助力推动滩涂海域林下生“金”

发布日期:2023-04-25 10:5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财政厅

近年来,苍南县财政局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累计统筹各级财政资金3380万元,支持红树林资源保护及生态修复等工作,为苍南县推动绿色发展和助力共同富裕贡献财政力量。截至目前,全县红树林面积已达1558亩,约占浙江省红树林面积四分之一,持续擦亮“中国北缘最大的海湾红树林生态湿地”金名片。

保障生态修复资金 合力再造“海上森林”

2014年以来,累计安排财政资金1720万元,对沿浦湾滩涂及附近海域开展退养还湿、本底调查、滩面治理、宜林生境改造等工作,修复碎片化、荒漠化的滩涂生态。从最初试种红树林10亩起步,年年补种扩展,红树林“北进军队”逐渐壮大到千亩规模。2020年起,结合“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的大力实施,安排资金1095万元支持红树林宜林生境整治,新增种植红树林350亩,形成集秋茄、桐花、海桑等多样品种于一体的“海上森林”。截至目前,已观测到黑脸琵鹭等30余种国家二级以上保护鸟类经沿浦湾红树林补给迁徙。同时,该地还成为168黄金海岸线上的网红打卡点,年均为当地群众带来旅游创收近200万元。

推动产业融合升级 耦合筑起“林下金屋”

为保障生态保护和群众生计可持续发展,累计安排财政资金5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3000万元,在红树林种植区周围设置大型生态养殖区6000余亩,建设千亩滩涂大型底栖生物增殖与开发利用基地、千亩蛏子与泥螺苗生态养殖基地、千亩海蜈蚣粗放化增殖与有序采捕基地、千亩弱碱地稻蟹生态混养基地、千亩紫菜海带全产业链养殖基地等,构建“红树林种植—生态养殖耦合”共存模式,着力发展林下经济。截至目前,在红树林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养分消纳等生态环境修复作用下,养殖塘内的海蜈蚣、青蟹的产量比往年增长近5—6倍,同时生态养殖基地每年可为当地村集体增加养殖收入近1400万元。

强化生态红利变现 率先探路“蓝碳交易”

累计安排财政资金380万元,助力推动成立全国首个亚热带海洋滩涂研究院,推进苍南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积极开展海水养殖碳汇调查评估、核算和自主减排交易试点等工作,形成《沿浦湾红树林监测报告》《苍南县沿浦湾红树林碳汇监测与核算》《沿浦湾红树林碳汇核证报告》等成果,有序推动苍南县海洋渔业碳汇经济价值的转化和交易“变现”。2022年10月,完成全省首宗1000吨海洋渔业碳汇交易,实现红树林“碳汇”首笔交易30万元收入,率先探路“蓝碳交易”,切实发挥红树林固碳储碳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