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公开 >> 政策宣传 >> 财政动态

坚定信心 积极作为 在新征程上奋力交出财政高分答卷——省财政厅召开全省财政系统局长培训班

发布日期:2023-08-11 10:5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财政厅

8月8日—10日,全省财政系统局长培训班在杭州举行。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尹学群在培训班上作主题报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十五届三次全会精神,分析当前财政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王广兵主持会议。各市、县(市、区)财政局局长,省财政厅各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培训。

尹学群指出,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十五届三次全会精神之际,举办全省财政系统局长培训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要结合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八八战略”作为省域发展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的内涵定位,深刻领会20年来“八八战略”引领浙江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刻领会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的总体要求,深刻领会在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使命,在新征程上续写好“八八战略”这篇大文章,以实际行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尹学群指出,今年以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坚持“五财并举”,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在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中交出了半年度高分答卷。

(一)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研究制定“1+4+2”主题教育方案,创新开展重梳、重温、重走“三重”学习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循迹溯源学、联系实际悟。以“厅领导十大专题调研”和“百名处长查百难破百题建百功”活动为载体,围绕中央关注、省委省政府关心、群众关切的问题找准调研切口,赴基层一线开展蹲点调研。通过处长找、厅长点、群众提,形成各支部“十大亟需解决的问题清单”,并扎实推进问题整改。

(二)强力推进三个“一号工程”

率先谋划制定以三个“十大行动”推进三个“一号工程”的财政方案,80项政策措施中有42项已取得初步成效。聚焦“一号发展工程”,建立数字经济“3+2”以及科技创新“2+1”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完善重大科创平台建设“一事一议”支持机制。聚焦“一号改革工程”,发挥政府采购优势,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政府采购赋能企业发展”入围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聚焦“一号开放工程”,成功争取宁波舟山港启运港退税政策,入选组织部典型案例。

(三)千方百计推动经济稳进提质

围绕“8+4”经济政策体系,迅速谋划构建“8+1”财政政策支持清单,统筹资金1006.8亿元。截至6月底,全省总体支出进度已达66.1%,省级和市县资金支出进度均实现“双过半”。组建“4+1”产业基金,目前已有3支基金通过审议并正式签约。积极打好“政策、资金、改革、绩效”财政组合拳,有力助推“十项重大工程”加快落地。

(四)奋力推动共同富裕先行

组织开展全省财政系统共富建设深化年行动,加快打造共富标志性成果。积极推进省部协同研究机制工作,总结钱随人走、绿富共赢等浙江经验,明确9个省部联合调研主题,为全国共同富裕提供浙江样板。推动“家庭型财税政策集成改革”“先富带后富财税改革”纳入省委重大改革跑道,“钱随人走”政策体系改革纳入省委第一批共同富裕创新模式。开展百万家庭奔富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增收、减负、共享、补偿四条改革路径,提出26条改革举措。

(五)深化财政管理改革

推进新一轮集中财力办大事改革,系统构建2023—2027年省级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研究制定省级预算改革方案,明确5方面15条具体改革举措。建立“三统两分”的支出标准体系,作为财政部出台全国指导文件的重要基础。健全党政机关过紧日子长效机制,研究建立省级机关过紧日子评价办法。实施新一轮区域协调财政专项激励政策和绿色转化财政专项激励政策。

(六)切实加强财会监督

组织开展全省财政系统“财会监督年”活动,着力提升财会监督权威性和威慑力。推动出台《浙江省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实施方案》,着力打造财会监督“五责”监督体系,构建财会监督贯通融合机制。扎实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探索开展会计监督先行试点,在审计报告大数据精准监督应用等方面先行先试。

(七)防范化解财政风险

开展债务风险等级评定,建立问责闭环管理制度,有力推动市县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库款调度机制和“三保”预算编制事前审核机制,完善地方财政运行定期监测机制,建立均衡性转移支付稳定增长机制,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制定年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计划和省级统筹责任分担计划,有力防范社保基金风险。

尹学群指出,要清醒认识、科学把握当前财政经济形势,坚持“五财并举”,坚决扛起在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财政担当,坚定信心、积极作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助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重点要抓好七方面工作:

(一)聚焦三条基本路径,尽快取得三个“一号工程”财政标志性成果

把“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作为财政工作的原点,将一切工作都放到这三条基本路径上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在整体大框架中找准财政切入点、发力点、突破点。要对标省委、省政府的目标要求,及时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集聚资源、集成政策、集中资金全力予以保障。要聚焦“强力推进”的要求,迭代完善财政落实方案,发挥三个“一号工程”专班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快推进相关工作。要以“重大、标志性”为原则,优化完善现有标志性成果,研究提出新增标志性成果,加快推进一批成果落地。

(二)努力克难攻坚,全力以赴巩固经济运行向好态势

加快“8+4”经济政策体系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持续抓好支出进度,优化涉企资金兑付流程,确保支出进度稳步提升;结合半年度政策实施绩效评估,对政策实施效果不好需调整或据实结算后无需下达的项目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绩效;加强政策谋划储备,深入研究储备一批有含金量、靶向性强的政策,形成政策叠加效应。管好用好专项债券,高质量谋划推进项目,补齐运营管理短板,加快资金使用进度,切实防范偿付风险。

(三)围绕四个重点,加快取得家庭型共富改革突破性进展

围绕高质量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缩小城乡差距、缩小收入差距四方面重点,加快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持续强化省部两个方面的合作机制,高质量开展省部合作调研,争取更多浙江经验上升为国家制度成果。持续推进百万家庭奔富行动,加快打造四条路径下的财政标志性成果。持续推进共富机制模式创新,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财政共富模式。

(四)强化统筹意识,确保财政收支平稳有序运行

全省一盘棋做好收入组织工作,加强收入形势分析研判,坚持放水养鱼、涵养财源,着力提高收入质量。切实加强支出管理,围绕“优结构”,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动摇,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围绕“保重点”,集中财力办大事,保障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地;围绕“严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统一的基本民生支出政策,加强对支出政策的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提前测算谋划全年收支平衡方案,强化对财政收入、重点支出的监控。进一步强化库款管理,分清轻重缓急,平衡好收支进度,确保不发生支付风险。

(五)严肃财经纪律,不能干的事坚决不干

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严肃财经纪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底线思维和规矩意识,大力维护财经秩序,营造良好的财经环境。要举一反三、全面排查、狠抓整改,确保问题整改到位。要规范国有资产有偿转让行为,依法依规盘活资产。要进一步加强评估行业管理,对涉嫌提供虚假评估报告的机构,纳入年度执业质量检查范围,进行重点质量检查。

(六)探索形成经验,进一步加大财会监督力度

积极推动党委政府全面加强对财会监督工作的领导,推动财会监督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强化重点领域监督问责,对突出问题加大通报问责和处理处罚力度,严肃财经纪律。深入推进会计监督试点工作,规范财务会计行为,持续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建立健全财会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的贯通协同机制,开展机动式“小切口”监督,提高监督成效。强化监督结果运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七)守牢底线红线,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风险

加强源头管控,严肃追责问责,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强化基层“三保”风险防范力度,压实各级政府责任,进一步加大对财政困难市县的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完善财政运行监测机制,制定风险管控预案,及时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