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清县财政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基本民生兜底保障,优化调整存量公共服务资源,盘活利用闲置基层医疗机构床位,扩大康养服务有效供给,打造医养结合新模式。
“一盘棋”调配资源 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牵头联合县卫生健康局、民政局,对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统筹、可转换的资产资源开展全面盘查,摸清可用于养老床位的资源情况及全县老年人养老需求情况,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平均使用率较低、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升高等问题,统筹规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物力等闲置资源。联合相关部门整合养老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社区医生等要素资源,将医疗床位、康养床位、家庭病床、家庭养老床位、日托床位等5张床位统筹使用,根据老人健康情况和实际需求转换选择。如,引导新安镇卫生院采用公建民营模式,由财政出资改建卫生院康复楼闲置资源并设立养老院,降低企业前期成本,配合政府的租金减免、运营激励等政策,调动企业提供医康养服务的积极性,病床使用率由6.6%提高至40.8%。
“一体化”投入资金 发挥资金最大效用
优化财政资金支出结构,整合相关部门资金资源,集中投入到医康养一体化项目中。2024年,安排资金953万元,优先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等养老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升级,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牵头出台《德清县财政助力公立医疗机构医康养一体化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对开展“医中有养”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养老功能性改造投入的60%给予补助。对符合补助条件的持证养老护理员,按照民办养老机构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标准予以补助,2024年落实养老护理员津贴92.6万元。如,采用公建国营模式由财政出资建设的德馨颐养院,创新“养老机构+卫生医疗”模式,将舞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嵌入”养老院,节约财政资金近2900万元。
“一整体”规划运营 构建医康养新生态
打破部门政策壁垒,规范完善全县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助资金管理,提升服务供给和质量,对符合补助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实施老年人收住补贴政策,2024年落实床位运营补助197万元。联合卫健、民政等部门组建医养共同体,成立由康复医生、中医师、家庭医生组成的专业医师团队,为入托人员提供“一人一档”个性化服务。以点带面助力构建形成“卫生院+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网络,将医康养服务延伸至各村,将卫生室、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食堂等整合为老年生活综合服务体,逐步实现“1个联合体+10个村点”全覆盖。如,引导乾元镇中心卫生院自办康养中心,床位入住率常年保持在85%以上,入托老人平均费用较市场同等服务降低近20%,有效减少亲属照护和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