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近年来,永康市财政局强化落实“浙里康养”系统构架要求,加大政策资金全链条保障力度,助力老年教育体制机制优化升级,推动老年教育迈向优质高效普惠共享的新阶段。目前,全市已建立起“2+14+N”老年教育三级网络体系,镇街老年学校100%覆盖,老年活动、教学参加人数超30万人次。
夯基固本 筑牢银龄教育“硬支撑”
全面优化老年人教育硬件设施布局,“十四五”期间,安排财政资金2.9亿元,支持永康市老年大学、浙江开放大学永康学院2所县级老年龙头大学建设,建成后可增加教室49个、学位1万余个。瞄准乡村老年教育“上学难”难题,累计落实资金148万元,依托现有资源,开展老年教育场所建设和教学设备升级,建成镇街老年学校14所、村社老年学堂158所,实现镇街全覆盖。目前,老年学校和老年学堂在校就读超2万人次。
强师赋能 锻造桑榆学堂“软实力”
持续优化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支持建强师资队伍,2024年落实资金490万元用于老年教育标准化建设、开展教学活动等,支持建成永康市老年教育师资库和课程库,目前在库教师239名、课程125门,精准对接老年人多元化需求,实现老年教育“一堂共享”。统筹共享社区教育资源,加强教师和管理人员培训,每年安排资金20万元,支持开展社区老年教育工作者轮训,持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2025年安排专项经费10万元,支持成立永康市终身教育研究中心,组建科研队伍,加强终身教育政策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
数字添翼 开启智慧助老“云课堂”
坚持“数字为老”,安排资金500万元,支持打造智慧校园系统,推动智慧校防、智慧硬件、3D建模等建设,助力提升校园智慧化管理水平。安排专项经费5万元,支持推广“智慧助老”系列暖心课程,包含“电信防诈骗”“智能手机应用培训”“计算机初级教程”等,惠及68625人次。建立“云端+实体”融合教学模式,落实资金15万元,用于开发本土化特色教材43册、录制视频教学资源25个、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3门,其中数字化课程《永康铜雕》和《永康锡雕的工艺与艺术鉴赏》分别入围浙江省云上老年大学特色课程、教育部特色课程资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