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州市财政局以政府性融资担保为抓手,通过政策赋能、数字提效、服务升级“三向发力”,构建起“财政引导、担保增信、创新驱动”的全链条支持体系,走出了一条财政资源精准滴灌科创小微的特色路径。截至2025年4月末,全市科创小微企业在保余额20.74亿元,占全部在保业务规模的32%,排名全省第2,在保企业479户。
一是政策加码,打好降本减负“组合拳”。聚焦科创小微企业“融资贵”难题,创新“财政+担保”政策协同机制。联合市科技局等部门出台《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十二条政策意见》,设立专项奖励资金,每年按新增科技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总额的1%给予担保机构奖励,2024年兑现奖励资金500万元,推动市融资担保公司实施“一降两提”行动:担保费率由1%降至最低0.2%、单户额度由500万元提至最高1000万元、担保期限由1年延至最长3年。政策实施以来,累计为222家企业减免担保费478万元,助推企业将节省资金投入生产研发。
二是数字赋能,跑出融资服务“加速度”。为破解传统担保“流程长、效率低”的堵点,指导市融资担保公司依托湖州绿金发展中心数据平台,集成工商、司法、税务等12类政务数据,构建科创企业智能风控模型,实现企业信用“一键画像”,并创新“三步快审”机制,即融资担保申请实时响应、企业经营报告动态评估、电子保函24小时内出具,实现审批时长压缩80%。2025年以来,通过数字化平台为67家企业提供紧急融资担保支持,实现从资料提交到保函生效最快2小时办结。其中16家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企业及时获得超5200万元资金支持,保障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档。
三是协同联动,构建科创金融“生态圈”。强化政银担企四方协同,组建“科技金融顾问团”,深入吴兴高新区、南太湖生物医药产业园等8个科创集聚区,联合银行、律所等机构开展“清单式”走访服务。通过“线上需求直报+线下对接会诊”模式,累计解决企业融资难题97个,覆盖技术研发、设备采购等关键环节。针对初创期企业优化审批流程,建立“绿色通道”优先支持高层次人才项目;对成长期企业推出“一企一策”动态授信机制,匹配差异化增信方案。2025年以来,促成196家科创企业获得担保贷款7.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