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农事渐忙。近年来,海盐县财政局加大投入力度,助力深入实施“多田套合”工程,统筹推动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空间布局的层层套合,牢牢稳住农业生产“耕基”,守牢粮食安全底线。2024年,海盐县新增“多田套合”面积3.52万亩,“多田套合”率增幅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力推要素集聚 推动“碎片”变集成
建立健全县级统筹、“部门+镇街”协同发力的工作推进机制,以全域土地整治项目区和永久基本农田为底版,支持归整碎片化地块、建设高标准农田,通过整合涉农项目,实现农田“优质、集中、连片”。优化资金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近3年已安排农用地整治等资金6.7亿元,获省级奖补资金2.7亿元。同时,统筹利用中央、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和农综改专项资金,推进农田绿色化、数字化建设和改造,累计落实资金超8.9亿元。
力推效益提升 推动“多田”变“一田”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高标准农田项目集中攻坚,对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同步谋划、同步实施,力争当年项目、当年完工,及时发挥农田基础设施生产效益。近3年,累计安排资金1.93亿元用于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其中2024年建设项目8个,涉及面积3.5万亩。其中,在通元镇建成绿色生态示范农田3300余亩,实现全程智慧化监管,入选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最佳实践案例。
力推集中连片 推动“小田”变“大田”
综合实施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建设用地复垦、耕地功能恢复等措施,全力推进全域土地整治。2024年,共计落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保护项目资金1.95亿元,着力改善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优化重整耕地布局。目前,海盐县已形成集中连片耕地4.8万余亩,建成千亩方22个、万亩方1个,海盐县望海街道新兴社区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等4个项目入选全省首批“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优秀项目名单。
力推提质赋能 推动“良田”变“优田”
加强建后管护,在全市率先制定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县财政安排290万元,探索高标田“保险+管护”服务机制,压实主体责任,形成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建一亩、成一亩。结合数字化技术、农业“双强”行动等,通过财政奖补、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措施,开展宜机化改造提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引入数智灌溉设施、智能监测设备等,迭代升级传统基建,打造“数智农田”。2024年,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3万亩,农田平均质量1.43等级,优于全省平均,粮食综合产能从2022年的14.12万吨提升至2024年的14.6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