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公开 >> 政策宣传 >> 财政动态

黄岩区聚焦“三新”助推模具产业升级跃迁

发布日期:2025-07-18 16:0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财政厅

近年来,黄岩区财政局聚焦模具产业现有优势及瓶颈,持续加强财政投入与要素保障,通过培育技能人才、深化数智改造、着力品牌培育等,为模具产业升级跃迁厚植根基。截至目前,黄岩区模具相关企业达4000余家,年产值近300亿元,带动下游相关行业产值约5000千亿元,并先后获得“中国模具之乡”“国家火炬计划黄岩塑料模具产业基地”“中国(黄岩模具)产业升级示范基地”等称号。

以“人才”筑基 培育制造新实力

聚焦模具产业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安排资金200万元,支持技能型社会建设。助力搭建技能人才成长平台,协同院校开设“订单班”“产业学院”和模具行业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班等,实现定制化培养人才。截至目前,已建立“产业学院”9家,开设“订单班”152个,每年培训职工5000余人次。投入资金近100万元,支持开展“永宁骏才”评选、模具行业人才公荐等人才评选活动。其中,对获得黄岩区模具“行业菁英”称号的优秀人才,5年内每年给予其税后2万元的贡献奖励。同时,坚持推广“以技定薪”制度,提升技能工匠薪资待遇。截至目前,全区模具行业从业者达10万人,3年累计新增技能人才近2万人,薪酬平均提升9%。

以“数智”提效 激活发展新动能

累计投入资金7.5亿元,助力建设黄岩经济开发区模具智造示范中心,推动黄岩智能模具小镇向以创新为核心、产业孵化共同发展的4.0综合性园区转变。协同出台《关于建立“黄岩区模具(塑料)产业大脑——模法服务”数字化改革应用项目协作配合机制的实施意见(施行)》,助力构建升级“模具产业大脑”,搭建全流程智能化管控,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动态跟踪企业资质、能耗、技术升级等数据,实现精细化管理。截至目前,“产业大脑”为示范企业减少相关流程工作量30%,工厂加工效率提高10%—15%。截至目前,全区拥有模具规上企业15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专精特新”企业38家,模具国家高新企业突破100家。2025年一季度,全区模具产业产值实现近5%的增长。

以“品牌”攀高 焕发产品新生机

协同制定《黄岩模塑产业质量基础“一站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支持搭建黄岩区模具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引入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体系认证、知识产权、品牌培育等全链式质量基础服务。截至目前,已入驻专业机构16家,专家25名,已服务相关企业近400家,累计提供各类帮扶500余次,累积减免费用120余万元;累计培育全国首个模具行业的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企业1家、省政府质量奖企业1家、模具行业“品字标”企业9家。2025年5月,公元塑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精诚模具机械有限公司、浙江拱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等黄岩模塑行业3家企业上榜“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