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省确定11个县(市、区)为首批电影公共服务改革试点地区,海盐县“创新绩效管理破解公益电影放映监管难效率低难题”作为试点项目纳入其中。海盐县财政局以试点为契机,优化财政供给方式,着眼“花小钱办大事”,全力推进公益电影放映改革,力促电影公共电影服务体系转变,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大片。
一是“专项资金+政府采购”探索观影新模式。构建县镇村三级投入机制,县财政设立公益电影改革试点专项资金,全额保障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并通过社会资助等多种渠道拓宽资金支持来源。2024年,县财政已投入5.66万元。镇(街道)财政出资在融合型村(社区)集聚点打造周末影院,县财政全额保障片租费。目前已重点建设12个“周末影院”,每个点位均能辐射五千至一万人,推出“公益电影看浙里,周末影院等你来”特色服务品牌,有力盘活基层阵地空间;村(社区)结合文化礼堂等阵地,由村集体购入幕布、遮光帘等必要放映设备,提升室内观影环境。此外,通过政府采购、公益购买的方式探索城镇影院参与公益电影新模式。目前,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县城3个影院推出“月月电影免费看”公益活动,辐射人群达17万人。
二是“全域共享+优化机制”满足群众新需求。建立更加均衡的放映机制,通过增设室内观影点位、固定室外观影点位、打通优质片源渠道、延长放映周期等举措,推动“流动露天放映”向“室内固定放映”转变,填补冬春季节流动电影放映空档期,实现单一农村电影放映向全域群众共享公益电影服务转变。2025年以来,共优化提升129个放映点,累计播放电影299场,并结合观影举办“公益电影+”活动约150余场,实现免费大片周周看。此外,引进适宜不同放映场景的新平台和终端,放映的《里斯本丸沉没》《志愿军:雄兵出击》《中国机长》等优质影片深受群众好评。
三是“绩效评价+服务清单”提升放映好评率。聚焦公益电影放映监管难、效率低等难题,创新绩效管理,深化绩效评价制度,明确《海盐县公益电影放映公司服务清单》,列明新片放映数量、映前宣传要求、公益电影内容供给等10条内容,县财政根据工作清单完成度,按比例分档支付剩余合同经费,激励放映公司提升服务质效。同时,依托省公益电影监管平台回传信息、村社服务评定、现场群众评价等,对放映工作开展综合评估,实现绩效全闭环;实施放映公司与所属镇街双重管理放映员模式,各镇(街道)及放映公司结合放映员年度综合评价进行薪酬分配、评先评优,激发放映员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