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乡市财政局坚持把水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做好“治水、美水、兴水”文章,支持改善水生态、保障水安全、优化水环境、发展水经济,不断提升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
向“智”提升 数字赋能治水
围绕“数据感知补短板、智慧应用强拓展”治水思路,支持打造智能调度、建管一体的“桐乡数字水网”,全面推进水利数字化改革。2025年,落实财政资金3091万元,用于开展运北圩区、羔羊圩区、乌镇圩区等圩区整治,推动远程视频监控等数字技术全天候、多方位、动态化运用于堤防管理,完成整治面积8.44万亩;落实资金2157万元,用于白马墩灌区建设,支持新建改造农业灌溉泵闸站8座,实现水闸上下游及闸站内部视频监控设备全覆盖,确保远程实时掌握水闸安全情况及运行状态。截至2025年6月底,全市已建成数字圩区7个,对1458台水泵机组安装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远程智能启闭,提升灌溉防洪能力。
向“广”覆盖 生态焕新美水
加速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畅通河网水系“毛细血管”,突出水利惠民标识,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24年,落实财政资金2900万元,支持推进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完成南日港、六里港河道治理27.52公里,建成马鸣村等高品质水美乡村3个、亲水节点7个,新增滨水绿道6公里,构建水流通畅、环境优美的河湖生态格局。落实财政资金739万元,支持完成河湖塘清淤136条(个),清淤土方113.21万方,农村水系综合治理54公里,进一步提升河道行洪排涝能力,提前并超额完成省级民生实事项目。2025年,安排财政资金300万元,用于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推动实现流域生态保护成本共担、效益共享。
向“深”挖掘 产业融合兴水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水环境治理与经济效益协同共进,探索“水质改善-生态优化-效益提升”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截至2025年6月底,累计落实财政资金1169万元,共计推广稻渔综合种养3.57万亩,其中稻虾轮作模式3.27万亩,产值1.8亿元,亩均效益1600元,稻渔产业全产业链成为2024年浙江省县域10亿元以上“土特产”全产业链之一。累计落实财政资金3715万元,支持“漾舟湘溪·水映洲泉”水上精品线建设,在进行水生态修复的同时,融合蚕桑、渔业等特色产业,促进水旅融合,打造浙北首条水上美丽乡村精品线,助推全域和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