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单位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文化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金华市财政局主动作为、积极探索,通过“三破三立”创新构建“钱随效走”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全面激发文化单位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打破固有利益“小格局”,树立绩效导向“大理念”。针对文化单位存在固定项目长期延续、容易形成固有利益的情况,金华市财政局选取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为试点,整合19个“资金小、分布散、延续久”的项目,将涉及的1500余万元财政资金进行重新调整,指导三家单位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以绩效为导向,集中安排用于单位重点改革项目,为单位创新发展提供支持。通过整合,三家单位预算项目数量减少42%,稳步提高了资金绩效水平。
二是打破简易泛化“自评价”,建立科学考核“坐标系”。针对文化单位绩效评价比较简易宽泛的情况,金华市财政局经过反复调研、多方论证,建立了一套立足文化场馆服务功能和发展的指标体系,科学设置58个量化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与年终待遇挂钩,营造你追我赶的良性工作态势,切实推动绩效理念入脑入心。一方面,聚焦经费使用、群众评价、改革创新等多个共性维度,对资金使用绩效进行评价,如要求每年各场馆面向社会开展不少于一定数量的线下活动,提高市民参与度;另一方面,对各个公共文化场馆的职能工作开展个性评价,如在为图书馆设置个性指标时,将“近三年购置新书流通率、流通次数”等指标纳入其中,充分盘活现有文化资源。
三是打破基数分配“旧观念”,创立按效付费“新规则”。针对文化单位容易出现的等待基数分配、“求稳躺平”的情况,金华市财政局依据绩效评价指标结果,实行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以场馆公共文化服务效果实现度为导向,对惠民服务成效明显的项目予以倾斜保障,实现“按效付费”,倒逼单位积极履行公共文化服务、传播职责,让惠民服务真正地活起来、动起来。2022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的背景下,3个公共文化场馆线下文化惠民活动数量同比增长21%,服务1200余万人次,较上一年同期上涨49%,全市“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服务指数”排名提升至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