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泉市财政局坚持围绕医疗保障痛点难点堵点,将卫生健康事业作为重点支出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并建立健全卫生健康投入长效机制,支持探索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22年以来,全市落实卫生健康支出10.28亿元,加快推动医疗健康事业提档升级。
聚力基础建设 夯实健康基底
坚持不断补足公共卫生服务和疾病预防基础设施薄弱的短板,2020年以来,统筹上级资金3453万元,用于支持市公共卫生综合服务中心新建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33827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疾控中心业务楼和实验楼、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业务用房、红十字医院等,实现门诊就诊承载能力提升10万余人次。2022年以来,安排资金104万元,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12家,同时筹措资金60万元,在查田、安仁、八都等地配置智慧流动医院巡回诊疗车6辆,配备解热镇痛、感冒、慢病等常见药品,由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组成移动诊疗小队,开展巡回1005场次,服务40638余人次。
聚力应急救护 加码健康速度
着力突破市域范围内应急救护提速瓶颈,支持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项目建设,新增病床数265 床、机动车位 232 个,可满足中心城区24万居民的应急救护需求。2022年以来,安排资金133万元,助力“应急救护工程”项目建设,全市新建120急救指挥中心1个、急救服务站点2个。2023年,积极筹措资金78万元,为村级卫生室配置安装AED设备23台,并全部接入微信小程序“AED设备导航”系统进行后台管理,同时,支持开展AED周边“第一响应人”培训,共计117人完成培训;支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100余场,取证培训1793人,培训知识普及3万余人次。
聚力数智赋能 提质健康服务
聚焦山区群众就医难问题,累计安排资金729万元,推进“浙丽乡村好医”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建设。开发“山里好筛防、山里好问诊、山里好配药、山里好入院”四大应用子场景,实现预约、检查结果查询、慢病复诊配药续方、结算等服务网上一键直达。支持打造线上线下一体的“浙丽乡村好医医共体服务中心”,推动建立基层卫生院与龙头医院协同工作机制,通过医共体服务中心集成各部门资源,精准匹配、智慧调度专科医生,打通乡镇卫生院向上会诊转诊及入院床位预约通道,实现在线“云入院”,助力问诊、会诊、入院服务效能提升。截至目前,已为44个村6969位村民派发健康预警信息4013条,远程问诊601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