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衢州市财政局把农业“双强”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主战场,着力强化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资金保障,加快推动高效生态农业建设。2023年衢州市获省级农业“双强”行动“赛马”激励。
一是健全投入机制,全力打造科创高地。安排农业科技项目经费1000万元,在科技项目申报指南中专设科技强农专项,2023年完成“衢州市低碳水稻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农业科技项目立项28个,申报省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科技专项技术攻关项目7个;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5个。安排种业发展专项经费2635万元,突出抓好地方种质资源保护,连续三年将龙游乌猪、江山白鹅、开化中蜂等7个品种纳补助入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补助范围,白辣椒及鲜食毛豆良种选育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二是优化支持方式,加快推进“机器换人”。扩大农机研发奖补范围,将茶机研发制造列入大科创专项政策范围,持续擦亮“中国茶机之都”招牌。聚焦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安排9065万元扶持省市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等,建成农事服务中心12个、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11个、农机创新试验基地3个,常山县参与国家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江山市和开化县列入省第三批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目前,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以上,精品率和产量大幅,最高亩均增收2000元。
三是创新保障模式,着力强化项目应用。安排1.55亿元扶持未来农业园区等重大专项,围绕三大百亿级产业等农业特色产业,聚焦农业新技术、新装备应用等“双强”元素,集中资源支持重大应用载体。如龙游红专粮油已实现粮油生产全流程全环节农机化服务,年经营性收入增长900万元,年社会化服务面积8万多亩;江山县食用菌产业园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金针菇日产量提高2倍,为当地新增就业岗位250个,年带动农户工资性收入增长1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