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温岭市财政局积极践行“向海图强”战略,围绕“物流扩能、港口筑基、产业提质”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持续提升港口辐射力、开放竞争力与产业集聚力,为温岭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外贸新动能筑牢财政支撑。2024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209亿元,同比增长6%;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39.5亿元,同比增长9.2%,增幅居台州市首位。
一是聚焦物流扩能,铺就集箱流通快车道。出台《关于支持水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若干意见》,每年安排35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集装箱港口企业、国际货运代理企业、集装箱公路运输企业予以专项激励,加快培育外贸集装箱航线,推动龙门港区口岸繁荣发展。2024年全市实现港口吞吐量97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9.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0.1%、3.8%,水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速跃居台州市第二;2025年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达2.2万标箱,同比增长5.6%,区域性集装箱枢纽功能持续增强。
二是聚焦港口筑基,提升开放枢纽新能级。锚定“国家级渔港经济区”目标,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1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0.19亿元,实施礁山片区整体改造工程,打造国际化综合港区。目前,温岭市礁山渔港渔业码头工程已完工;温岭中心渔港箬山港区码头及配套工程已完成交工质量评定验收。支持龙门港区扩大开放,涉及周边水陆域开放范围约280平方公里,开放岸线长268米,开放泊位2个,最高可减载靠泊5000吨级船舶。
三是聚焦产业提质,催生海洋产业增长极。加快发展海洋产业,引进城南吉裕现代农业综合体项目、坞根遥遥岭鲜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项目,总投资达2.4亿元。建设国家级“积落三牛”海洋牧场,获中央资金2000万元。建成省级农业“双强”项目、省级稻渔综合种养重点基地、省级绿色高品质科技示范基地各1个,建立台州市级以上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30家,新增南美白对虾设施养殖基地3家,推动海洋渔业向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化转型。目前,海产品全产业链入选县域10亿元以上“土特产”全产业链名单,2025年一季度水产品出口额达1.33亿元,同比增长36.38%。